面塑玫瑰、非遗刺绣、无人机创客、珐琅制作、卷艾条、古建筑清洁……3月7日下午,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科教城校区)内,十余间教室里可谓“百花齐放”——来自两所高职和所中职的教师携“绝活”上课堂,现场向学生教授种种有趣好玩的技艺。
当天,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主办的“2025年职业启蒙暨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在信息职校开幕。活动主打“破界”,来自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从业者齐聚,共同探讨新时代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前沿课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暨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名单,共成立了15个职业体验基地,目的是希望指引中小学生在学习-认知-体验-实践中了解相关专业,助力中小学生发展职业兴趣、加深职业认知、明晰职业倾向。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张燕燕老师谈道,目前职业体验基地和职业体验课程已经建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是等待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其实所有的教育都指向就业,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并不对立。事实上,职业教育百花齐放,非常精彩,职业教育的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因此,这场活动成为彼此交流、互通有无的“桥梁”。
现场,来自多所中职学校的校领导一致认为,职业体验基地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键纽带,通过师资共培、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场地共用等机制创新,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让职业精神与学术素养在碰撞中迸发新的教育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职业体验游园会”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其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游园会以“职业体验游园会-重回18岁,体验高考志愿填报”为主题,通过模拟高考志愿填报、职业角色扮演、职业测评、职业体验等互动环节,为参与者打造了一个职业探索乐园。
该活动摒弃了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五大模块、十四个精心设计的环节,将生涯规划转化为一场充满趣味与启发的探索之旅。从“霍兰德兴趣岛屿”的兴趣类型测试,到“智能大测评”中通过游戏揭示的优势智能,再到“学群之谜”中对九大学群与职业适配度的深度思考,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清晰定位自我与未来的连接点。活动还创新性地引入“梦想的距离”人生模拟游戏,让参会师生在虚拟的人生旅程中反思当下、规划未来,赋予生涯教育以生动的情感与现实的温度。
文、图 | 记者 崔文灿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463.html这场“破界”活动如何把职业启蒙玩得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