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共春,万物同新。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作为生态环境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将抓住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提高传统产业‘含绿量’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为美丽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培养更多‘美丽工匠’。”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铭贵说。
陈铭贵表示,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升级。学校深入挖掘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绿色化的需求,推动专业数字化改造和绿色发展,新开设了绿色低碳技术、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氢能技术应用等专业。紧密对接佛山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学校成功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项目示范基地,推动四方共建氢能学院。
学校与瀚蓝环保、北控水务、汇标检测等共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学校建设了由“3+N”组成的校内产教融合平台,包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公司、分析测试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多个科研公共平台,包括1个国家级、6个省级和10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全链条式的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技能创新水平。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陈铭贵介绍,学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党建引领激活“双百行动”红色引擎,以更强担当服务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技术赋能博罗县农污设施运行管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防治,广惠高速沿线大气环境问题整治等,开设“博罗环保班”,培养中职、高职以及“三二分段”学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含绿量”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文|记者 许敏 通讯员 钟真宜 廖宇飞
图|学校提供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243.html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铭贵:为提高传统产业“含绿量”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