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黄梁海,阳江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阳江市师德先进个人,阳江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阳江市江城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曾获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微课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获奖或发表,主持或参与9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
【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德馨、守正、求是、创新,静心教书,潜心钻研,耐心解惑,悉心育人。
辛勤耕耘讲台27载,让每一朵花向阳绽放。走进教育的沃土,她以一片丹心培育芬芳的桃李,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她用热情点燃教育之火,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留在讲台的方寸之间,奏出敬业的赞歌。她便是全国模范教师、阳江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黄梁海。
打造趣味课堂分享数学乐趣
“我从小就想当老师!我喜欢学校的环境,也喜欢与孩子们相处。”每天早上7时许,黄梁海会提前来到学校,走进教室与早到的同学们聊聊家常和学业,再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一天的教学工作。
1997年,19岁的黄梁海从阳江师范学校毕业,进入阳江市实验小学,如愿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她,一直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作一种享受,并希望将这种乐趣分享出去。
然而,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数学看起来枯燥、烦琐,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呢?在多年的探索中,黄梁海逐渐摸出了一条自己独有的教学主张——“理趣数学,悦享成长”。
其中,“理”代表着理性思维和严谨的逻辑,“趣”强调趣味性和生动性。黄梁海说,“理趣数学”将理性思维与趣味元素相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授几何图形时,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理解图形性质;讲到统计与概率时,她又让学生模拟市场调研,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她还在课堂中加入动画、数学故事等元素,制作的微课在2017年6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微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把握学科本质进行教学”,是黄梁海的经验之谈。她说,在教学中,教师要透过表面的知识与技能,让隐含其中的学科思想凸显出来,教学才会有更高的立意。例如,在组织学生数学学习时,设计一些具有“含金量”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比较、猜想、验证等过程性学习中发展数学思维,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课堂上的黄梁海扎着马尾,说话干脆利落,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坚定而有神,透着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热爱。
“数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中,都可以凭借扎实的数学素养和严谨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黄梁海说,“教师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因为教育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每当看到学生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进步和成功,我都感到非常满足。”
有情怀有力量育人蕴含温度
作为有着27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黄梁海像一位摆渡者,迎来送往一拨又一拨学生。她始终坚持着“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品德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把“关注差异、尊重个性”放在首位。
“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更加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突出,获取知识途径广,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从面对“90后”学生到“00后”学生,再到“10后”学生,黄梁海总有自己的教育妙招。
2018年至今,黄梁海还担任起班主任这一角色。除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相处细节也让她历历在目。
有一天,黄梁海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学校,陪着孩子们早读。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小亮的妈妈来电话,说话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小亮到了学校教学楼楼梯口,但是他不肯回教室。腿受伤之后,他的心理压力很大,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挂了电话,黄梁海立刻往楼梯口方向走去,只见母子两人刚哭完,眼睛还是红红的。小亮一条腿的膝盖背部被尖墙角划伤,休息两天后返校,因为走路姿势不好看怕被同学笑话,心里有负担。黄梁海一边跟小亮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等着你,有什么事情我们一起面对”,一边扶着他走进教室。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争着去帮助他,让小亮感受到集体的爱与温暖。
“尊重”和“理解”是黄梁海育人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她说,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及想法,无论成绩好坏,都要平等对待。在课余时间,她也经常主动和学生聊天,不局限于学习,他们也一起聊着最近发生的趣事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不仅如此,黄梁海还尽可能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表扬他们。
黄梁海说,教师角色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发生转变:从“讲授者”向“对话者”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从“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用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与学生共建课堂,一起学习成长。
在教学中,黄梁海注重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眼神交流、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在课堂上,黄梁海时刻留意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她还努力摆脱模板式教学的困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一丝不苟论曲直,孜孜不倦画方圆。“教育这个领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在万物更新快速发展的时代,黄梁海一直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研究,成为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
2001年,黄梁海通过自考取得了中山大学的大专学历;2007年,她完成了广东教育学院本科学业。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听公开课、请教前辈老教师、反复打磨教案、参与数学比赛……在完成日常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水平。
2016年至今,黄梁海参加国家级教研活动2次、省级教研活动20余次。去年5月,在“南方教研大讲堂”教研沙龙环节中,她和其他六位专家一起,为一线教师讲授将数学故事与教学有机结合的经验和做法,展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样态,活动辐射全国教师近5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黄梁海还将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形成了系列科研成果——她先后主持或参与9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等多篇成果获奖或发表。此外,她参与撰写《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策略研究》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两本书目均已出版应用。作为阳江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城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黄梁海还多次踏上送课下乡之路,通过筹备示范课、开展各类讲座,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师生。
不忘育人初心,守护桃李芬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会打开认识世界的新大门,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当好助力学生走上这条探索世界之路的引路人。”黄梁海说。
文|记者 朱嘉乐
图|受访者提供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351.html黄梁海:一支粉笔绘春秋 三尺讲台存日月|铸魂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