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龙灯,福运至,每年过年,对金华东阳人来说,舞龙是不可少的仪式感。
伴着铿锵的锣鼓声,舞龙人擎着巨型龙灯舞动翻腾,变换出多种姿态,一条条“祥龙”起起伏伏、飞腾盘踞,宛如真龙再现……
舞龙会从正月初六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五,祈愿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因此,制作龙灯的手艺人这段时间真的“忙疯了”。
“我们做传统龙头造型,红龙、青龙都有,每天从早到晚赶制。”
00后小伙左炎令就是一位制灯师傅,他在当地经营一家名为“吴宁兴记”的灯店。
今年春节,小左师傅设计制作的七条龙灯将出现在东阳的大街小巷,带来一份福气。
“我是龙年出生,和龙灯有缘分”。
对于龙头前引导所用的旗灯、绣球灯上所绘的纹样,左炎令如数家珍。
旗灯上绘马,寓意龙马精神;绘令旗、绣球、笔、印章,寓意“祈求必应”;绘笔、银锭、如意,则寓意“必定如意”;绣球灯上多绘狮子,取“狮子滚绣球”之意……
左炎令自幼就痴迷各式各样的龙灯。每年元宵节前后,东阳街头巷尾都会有五彩斑斓的舞龙灯队伍,十分热闹。“每次都要去看,这是我们本地的传统习俗,一些人家自己就会制作龙灯,邻居大爷就做得特别好。”
“我是龙年出生,和龙灯有缘分!”他打小就喜欢跟着制灯师傅转。
2015年,还在读中学的左炎令与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益民相识。
在陈师傅的指导下,他制作了一条龙灯,并代表学校参加金华市艺术节。此后,左炎令一边上学,一边利用寒暑假创作设计、制作灯笼。
大学他选了新闻专业,毕业后并没从事传媒相关工作,而是开了一家网店,取名“吴宁兴记”。四年前,又在当地开了实体店。“我很喜欢传统文化,想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出一份力。”
吴宁是东阳的古称。在东阳的传统文化里,灯代表人丁,每年添新灯,也叫添新丁,讨个吉祥口彩。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原汁原味,这些年来左炎令走遍金华地区,拜十几位老艺人为师。
最近,他正在跟几位老师傅赶制7条龙灯。业务量看着不大,但实际每条龙灯制作时长都要两周左右,“年前两个月是最忙的时候,我们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早上7点半又开工。”
制作龙灯需经过取料、扎制、糊裱、上色等36个步骤。
其中,扎制龙头框架是最考验功夫的环节。“框架打好打坏,决定着龙灯的美丑。”
左炎令在制作龙灯的过程中还会用到绘画、书法、剪纸、扎花等技艺。
每接到一个订单,左炎令都会询问,是日间用还是夜间用?日间用的龙灯色彩淡雅;夜间用的色彩要更浓烈。
“用精湛技艺和巧思,为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除了龙灯,左炎令的小店里还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灯笼。
一个个点亮后,发出温馨的暖黄光。
灯面上不仅有“好运”“吉祥”等祝福字样,也有仙鹤、锦鲤、腾龙等精制贴画。
“灯笼上也可以添很多信息,以家庭、家族、村庄为单位的,可以写姓氏、堂号等等。”
2009年,行灯制作技艺就被列入金华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新生代手艺人,左炎令希望自己能够用精湛技艺和巧妙设计,为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东阳传统龙灯,篾扎纸糊。纸是棉纸,遇水就烂,而且易燃,所以元宵节碰上雨天就只能歇灯。于是,左炎令尝试改成“篾扎布糊”,布在上色绘图之前经过特殊处理,不仅防水,颜料也不至于洇开而模糊成团。
“传统东阳龙灯,年轻人吐槽不时尚,我们就将工笔画法融入其中,增添国潮元素。”青龙灯被小左师傅视为得意之作,尝试了多种色板后,研究出白天看呈宝蓝色,晚上亮灯后变成星空蓝的底色,加上星星点点的黄色,龙灯顿时有了大海星辰的梦幻感。
同时,他将传统的蜡烛点亮,换成了LED灯带仿真蜡烛,既保留火苗跳动感觉,又更亮更安全。
因为设计新颖,左炎令的灯在当地广受欢迎,还畅销网络:苏州本色文创市集,每3个月就向他订购百来个行灯;西安大雁塔景区请他到现场制作……
“我希望通过创新,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行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青年汉服爱好者中,行灯已成为与包包类似的饰品。在古色古香的景点中,他们穿着汉服,每人提着一盏五光十色的灯打卡拍照,十分有氛围感,成了一道亮丽的国潮风景线。
“我觉得年轻人来从事这种传统行业,能够为老手艺带来更多的惊喜。”小訾同样也是00后,负责给店里的花灯画上花样、上色,工作已经4年了。他是西安人,出于对传统技艺的喜欢,毕业后来到东阳学习龙灯制作技艺。看到如今有这么多年轻人喜欢传统龙灯艺术,他由衷地开心。“希望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一种新潮流。”
“今年做到除夕前一天,然后早点开张。”年后,左炎令的小店又将迎来一波订购小高峰,行灯、花灯、龙灯,各种灯彩订单贯穿整年。
不过,即使再忙,他仍会坚持走访探索各地龙灯造型和技艺。“继续学习,精进技术。”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158.html龙灯做出“星辰大海”的感觉,浙江这位00后手艺人进入“忙疯了”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