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如何陪伴孩子拥抱未来?教育变革与学校转型何去何从……1月11日,由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指导、羊城晚报社联合广州同文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明天已来—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2025家庭教育主题论坛&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暨2024年度教育领航单位致敬盛典在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举行。
下午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羊城晚报教育领航者同学会,这是一次跨界的盛会,在座的除了有教育界的专家,公办、国际学校负责人,还有教育机构、科技企业的代表;同时这又是一场前沿的盛会,聚焦“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与学校转型”,探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实现应用,应当着眼三个关键点:深度、温度与格局。”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指出,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工作,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机器算法的技术原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思考“为何算法会影响人类的决策?”这一“深度”题。有深度的人工智能教育,应当启发学生维持其独立思考者的角色,避免沦为技术的单纯使用者或盲目追随者;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带领学生一同答好“技术向善”这道“温度”题,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应用背后的一系列社会责任,培养既有技术能力又具备高尚品德的未来公民;更要答好技术应用的“格局”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切实打开学生视野,助其看到更大的世界。
“技术浪潮席卷而来,避无可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踏浪而行’。”广州市黄埔区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双语部中学校长秦金华表示,中小学教育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之余,更应当避免陷入被技术“裹挟”的困境,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思考教育的“变与不变”。秦金华指出,要把握技术工具之“变”,把AI作为提升师生、家长素质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切实抓手;技术浪潮下更要坚守教育人的本质情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始终“不变”的教育使命。
“人工智能下的中小学教育变革,不仅仅是增加一门‘AI’课程这么简单。”荔湾爱莎学校科创中心主任、广州荔湾爱莎文华学校科学教育副校长胡文成以该校打造的具备MIT Fab Lab认证标准的“爱莎荔湾科创空间”为例,强调应当让人工智能渗透到现有的学科教育之中,引导学生自然地接触、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工作者既要保持教育初心,还需抱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不断探究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审慎评估并规避潜在风险,保证人工智能教育的稳健发展。”
“AI的到来,正如当年照相机问世一样,不会对艺术进行替代,反而会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辰美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张浩然强调,艺术教育在AI浪潮之下可能迎来变革,但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与审美力的核心目标并未发生改变。目前,人工智能已被运用到了辰美艺术学校的项目式学习模式当中,部分课堂采用了“用AI学AI”的学习模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学生认识AI浪潮下的新兴艺术创作形式与种类,未来更将训练开发“AI导师”,实现个性化的艺术教学。
文 | 记者 郭子扬
图 | 活动方供图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057.html国际化学校共话AI教育:在智能浪潮中把握教育的变与常|2025教育领航者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