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需要大元素肥料,也就是氮肥、钾肥、磷肥,大元素肥料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为辅。底肥用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亩,过磷酸钙2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左右。追肥一般在栽插7天后进行,直播水稻一般在直播后15天——20天后进行。以尿素为主。
水稻种植追施尿素40公斤/亩左右,分三次追施,返青肥在栽插7天后,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水稻田不能水位太深,保持1寸以下,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栽插水稻追肥72小时可抽水灌溉。直播水稻在水稻“青头”之后,太约1寸深开始追肥,每亩10公斤尿素,可以一个星期不用抽水灌溉。追施返青肥之后,水稻开始分蘖拔节,此时再追施拨节肥,结合人工拔草进行,也可结合化学打除草剂进行,水位仍然不能太深,追肥72小时抽水灌溉,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水稻封行前进行,每亩再追施尿素15公斤,此时水稻进入封行期,水稻开始需要“晒田”了,“晒田”在完全封行后进行,停止抽水灌溉7天——10天,放干水稻田积水。“晒田”的目的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消耗水稻田多余氮肥,防止水稻“贪青”旺长,防止水稻后期倒伏,扼制水稻病虫害发生。
水稻“晒田”之后,就进入孕穗期,此时不能断了水稻田水,必须每天坚持抽水灌溉。孕穗期要追穗肥,不能再使用氮肥了,每亩追施氯化钾肥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水稻钾肥在孕穗期至灌浆期使用,氯化钾肥是钾盐,使用过量土壤会盐渍化、板结。因此,钾肥使用应该用在刀刃上,每次少量使用。只需要在水稻底肥上使用一点,后期追施一点。另外也可以在水稻孕穗期之后,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丶硫酸钾、植物氨基酸来调节水稻生长所需营养。水稻抽穗后,容易遭遇高温热害,要延长抽水灌溉时间,全天抽水灌溉降低田间环境温度,促进水稻扬花授粉。水穗适合生长温度在25——35°C,超过37°C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水稻孕穗期之后,田间管理重点放在病虫害防治上,高温高湿水稻叶瘟、穗瘟、纹枯病、茎基腐、茎穗瘟、稻纵卷叶螟、大螟、1——4代稻化螟,稻飞虱,稻蓟马偏重发生,必须每隔7天——10天喷雾打药防治一次。
水稻在“晒田”之前以氮肥为主,促进水稻分蘖、拔节、封行,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水穗长穗多,水稻正常扬花授粉,籽粒饱满,增加稻谷千粒重、穗粒重。增加水稻抗逆性、免疫力。水稻早期使用磷钾肥,水稻田苔藓、水绵会爆发,造成水稻呼吸、光合、蒸腾、循环代谢功能紊乱,刺激水稻加速呼吸、代谢、循环,使水稻不分蘗,只向上生长,茎秆细长,不抗倒伏,籽粒不多,穗少而短,从而减产,因此,磷钾肥只能在水稻孕穗期之后追施最佳。
我是长江三农,专业种植水稻三十余年,有一定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技术,谢谢你的阅读。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稻农朋友们,每年为水稻追施肥料都是以氮,磷,钾为主,一般不会施用水稻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一些菌类肥料。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减少生产成本。熟不知,水稻生长除大量元素外,一些中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
那么水稻除氮磷钾外还需要哪些中微量元素呢?氮磷钾我们都知道是水稻必需主要肥料,这其中还包括一些主要的中微量元素,如,被称为水稻的第四大元素,硅,和钙,镁,锌,硼等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中,硅肥的需求量最大,虽然能够通过秸秆还田反补,但是依旧弥补不了水稻植株对硅元素的需求。以上这些中微量元素在水稻高产栽培中起到,举足轻重关键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如此重要,水稻要高产优质就必须解决土壤缺素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土壤缺素问题呢?
其实问题本身还在于我们对于氮磷钾施用这块,由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我们田间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而有机肥的施用量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这也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越来越缺乏,不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决土壤缺素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土壤属性,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下是几种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缺锌:碱性土壤易缺锌,碱性土壤PH值大于7,早春低温,磷肥施用量过高,导致诱发缺锌。
缺钙:酸性土壤易缺钙。土壤酸度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钾,镁元素补充过多过含量高易发生缺钙。
缺硅:硅肥的缺乏主要是因为,氮素水平过高,土壤中硅元素被利用的少。
缺镁:土壤缺镁,主要是降雨量多的稻作区域,且土壤含钾量高或施用石灰易引起缺镁。
缺硼:土壤缺硼,多以碱性土壤或施用石灰过量的酸性土壤。
根据以上总总来看,往往我们土壤中缺素情况发生均与氮磷钾失衡有一定关系,所以根据所在区域土壤属性及土壤元素含量高低进行科学均衡施肥弥补各种元素肥料的不足,来满足水稻生长对各种元素的需求。
何时追施钾肥效果更好?钾元素做为水稻生长发育的三大元素之一,在水稻生产上不可或缺的主要原素。
何时施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这需要我们了解水稻整个生育期对钾肥的需求。也就是要掌握其对钾元素的吸收规律。
水稻一生对钾元素吸收量较大,甚至高于氮元素,但是水稻对钾元素吸收较早,基本在水稻抽穗开花前就完成了钾元素的吸收。水稻幼苗期对钾元素需求量较低。植株内钾元素含量只要保证在0.5~1.5%之间就不会影响水稻的正常分蘖。钾元素吸收高峰时段,表现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此时植株茎叶中的钾含量应保持在2%以上,如果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会导致颖花数明显减少,使稻谷籽粒的结实率降低,影响水稻产量的提升。
一般钾肥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当中,分蘖期吸收钾肥元素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1%左右,长穗期吸收钾元素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9%左右。
根据以上总总,我们应该根据水稻的需钾规律,结合田块土壤钾元素高低含量,以及所施肥料含钾量适当调整水稻生全年需钾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施用钾肥。往往在实际生产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钾元素不足,二是施用时间不准确。
如何调整钾元素不足?
水稻种植一般要求,氮,磷,钾施用比值:2:1:1.5,其中纯钾含量在90公斤左右,而现在大大多稻农都选择不同含量的复合肥料或摻混肥料,其中钾元素含量在10%~19%之间。按其标准使用量来计算,其中的钾元素明显不足。如果不适时适量补充,会导致水稻植株缺钾而引发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缺钾型症状及病害。所以我们要根据所施肥料的含钾量,来适当增加钾元素施用量。
何时施用效果更好更为突出呢?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施用复合肥料和摻混肥料时,都是以基肥方式,氮,磷,钾一次性施入田内。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很少补施钾元素。这也使得水稻生长前期需求量小且过剩,中其需钾量大且不足,后期虽需钾量降低,但也会因长穗期钾元素不足而导致缺钾现象发生。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水稻生育期的两个需钾高峰阶段,适时适量补施钾元素肥料。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分蘖盛期
水稻营养生长苗期阶段,盛蘖期是水稻吸收钾元素第一个高峰值时段,此时段需求钾元素营养多为基肥当中的钾肥供应。如果所施用肥料中钾元素含量低,仅在10%左右,这就使得吸收钾元素高峰时段略显不足,所以我们在施用分蘖肥料时应在氮肥中添加60%氯化钾30~50斤,或施用35%的氮,钾复合肥料,施用时间,根据水稻叶龄5.5叶期施用为宜。亦可结合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长穗期
水稻生长进入长穗期,也就标志着水稻营养生长期结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幼穗分化至出穗前这阶段。此时是水稻整个生育期需钾元素肥料最多时期,约占全生育期需钾元素总量的59%左右。所以此时期钾元素缺乏,是必会影响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输送,及茎叶光合产物的生产能力和运输。由此,钾元素是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关键因素,那么适当提高钾元素供应,能够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
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稻农施穗补加多以倒二叶露尖施用,60%氯化钾100斤左右。起到保花增粒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结实期养分,水分的运输能力。
在实际生中发现,钾元素施用时期一般相对较晚,施用后肥效反应却没有在需肥高峰阶段,这显然是失去补施钾元素的实际生产意义。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3-7896.html水稻种植时需要追施哪些肥料?何时追施钾肥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