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已超过50%,成为世界第一肥胖大国,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率也接近20%,超重和肥胖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什么是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正常成年男性的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为20%~25%。当人体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会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并达到一定值时,就会演变为肥胖症。
如何评估是否肥胖?
我国目前使用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肥胖程度。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²(m²)。BMI≥24.0 kg/m²为超重,BMI≥28.0 kg/m²为肥胖。腰围也是评估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 cm即可诊断为成人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健康危害比全身性肥胖更大。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不仅仅是体重增加,若不加以控制,还会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减重刻不容缓。
能量的“游泳池”
超重和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长期不平衡。我们可以将身体比作一个“能量游泳池”,每天的食物摄入是往泳池里加水,而体力活动则是往外放水。要维持泳池的平衡,必须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实现“吃动平衡”。
每日摄入量推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日饮食摄入建议如下:
谷类食物:200g~300g;
蔬菜和水果:蔬菜300g~500g,水果200g~350g(水果与蔬菜不能互相替代);
动物性食物(如畜禽肉、水产品、蛋类):120g~200g;
奶类、大豆和坚果:奶及奶制品300g~500g;
烹调油和食盐:烹调油25g~30g,食盐<5g;
单纯控制饮食减重可行吗?
单纯通过极端控制饮食(如每日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或餐后催吐)来实现减重是不可持续的,且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
我们的目标是:瘦是瘦,有肌肉,达到一种健康的机体状态,而运动正是减重与增肌的桥梁。
饮食+运动是最佳减重方案。研究表明,相较于单纯控制饮食,饮食控制联合运动不仅能有效减重、增肌,还能改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同时具有降糖、降压、调脂等多重健康效益。单纯控制饮食减重的人群,超过50%会反弹至原体重,而结合运动的减重方式能长期保持效果,防止反弹。
运动方案建议:
1.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2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慢跑、跳绳、跳舞等,适应后可逐渐增加强度。
2.抗阻运动: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加入中高强度的抗阻运动,如举重、深蹲、引体向上、硬拉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质量。
3.维持期运动:减重后,建议每周进行20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维持体重和健康状态。
每个人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建议在专业健康从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避免运动疲劳和损伤。(资讯)
(文/刘丹 吴绮楠)
原标题: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健康科普:减重vs增肌?鱼和熊掌可兼得!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52276.html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健康科普丨饮食、运动双管齐下,打造健康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