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访问华南理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会见来宾,并为其颁发荣誉教授聘书。
费林加教授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麟鸿论坛”,围绕“构建微观世界的艺术”的主题为师生带来学术报告。报告中,费林加教授深入阐述了他多年来在微观世界领域的科学探索与心得,特别是他多年来在分子马达领域的前沿探索与突破。
费林加教授分享了团队如何开创性地设计并合成世界首个可单向旋转的人工分子马达,同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精密的分子结构工程实现对马达转速、旋转方向等关键参数的精准调控。
他重点展示了基于这些分子马达和光响应分子开关(如二芳基乙烯)研发的一系列智能材料,包括可在光照下实现宏观运动传导的液晶驱动器、具有自修复潜力的智能涂层原型,以及能实现光控物质传输的金属有机框架动态孔道材料。他还通过生动的动态演示,阐释了分子马达如何将纳米尺度的旋转运动放大为宏观可见的功能响应。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材料、化工、轻工、食品、机械、软物质等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讲座。同学们就报告中涉及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问题积极与教授展开探讨,并就终身学习等内容争相向教授请教。费林加教授以自身花甲之年研读细胞生物学教材的实践为例,勉励师生勇于突破学科壁垒,强调“终身学习是探索前沿科技的关键”,点燃现场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
“华南理工大学是工程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最顶尖的学府之一。我们与华南理工大学在光学纤维和液晶材料领域已有联合研究项目,我看到了一些惊艳的成果,这些学生的工作表现堪称卓越。”费林加教授对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求知精神表示肯定。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热爱学习,敢于提问,不断问‘如何’和‘为什么’。要培养创造力,运用想象力,同时扩展认知。”
费林加教授还专程参观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与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於光等人展开深入交流。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华轩
图丨学校提供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3867.html诺奖得主做客华南理工 介绍世界首个可单向旋转的人工分子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