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竞技”出现在高考志愿表上,有人兴奋表示:终于等到!有人迷茫:这也能学四年?也有人质疑——“玩游戏也能拿学位?
近日,首都体育学院迎来首届电竞专业本科毕业生,他们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电竞专业,真的不只是“玩玩而已”。这里不培养职业选手,而是为行业输送更多懂运营、懂管理、懂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在他们的课表里,你能看到这样的组合拳——体育产业概论、电竞品牌市场化运营、体育社会学、运动心理学、主持与解说、游戏编程基础、数据分析、经济学原理……
深入了解电竞专业就会发现课程体系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基础学科与特色交叉拓展课程,帮助电竞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首都体育学院数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潘若恬表示:电竞源于游戏,但本质是竞技体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它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文化传播素养。
四年来的大学时光里,电竞专业的学生频频“实战上场”。在各大电竞比赛的现场,他们在实践中充分熟悉电竞赛事的筹办流程和运营模式,进一步加深对电竞产业的理解,腾讯、京东、联想等企业也成为电竞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
有人尝试设计游戏产品、有人挑战赛事主持、有人正在为电竞俱乐部写商业计划书……
很多电竞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未来的努力方向,电竞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样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力量。
“打游戏”也能学出“真本事”?
很多电竞专业学生在高考报考和本科就读期间经常被家长和朋友问及这一问题。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认为:回答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将游戏和电竞运动区分来看——游戏中的一小部分经过改造、创新、体育化的演绎,具备体育属性和对抗特征成为电竞运动。
经过近年来电竞文化的普及,特别是电竞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及国际奥委会推出电竞奥运会,人们对电竞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也带动了电竞专业的热度。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越来越多高校开设电竞专业,很多考生甚至在第一志愿就选择了电竞。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9亿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275.68亿元。全国多地加快布局电竞产业,无论是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正式开门迎客,还是海南、广东等地,加强电竞赛事与文旅资源联动,都为电竞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竞产业正处在关键突破期,有大量的人才缺口。电竞专业强调知识结构复合性,从业者既要具备实践经验,又要拥有国际化视野。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3850.html“玩游戏也能拿学位?”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这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