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早,万象更新。
2月5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再度召开新春开年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今年这场“新春第一会”,强调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推动经济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为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相辅相成。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技能培训向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新的一年以怎样的姿态融入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大潮?职业教育又将如何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蓄势赋能?
瞄准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发展正当其时
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来自其坚实的产业基础。2月5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东产业“家底”: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完成,广东正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一体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与产业天然紧密联系,要求职业教育在广东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当中,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转型发展同步升级、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体系布局同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转型。
作为广东省属唯一的创新示范校、双高校、本科职业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承担着更多职责和使命。在新春第一会聚焦产业和科技的“动员令”下,这所本科职业院校新的一年有何作为?学校党委书记杜安国介绍,广轻大将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对接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双高计划”为抓手,不断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聚焦企业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健全产教科融合机制,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瞄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广轻大新质生产力成果转化院为抓手,以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成果转移转化为创新支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抓实体经济就是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广东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黄艳介绍,学校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广州数控、科大讯飞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广州市智能制造技术实训示范基地。牵头组建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集团,开展“AI+”“智能+”基地项目,开设"人工智能+工科"课程体系,推动食品加工、印刷技术、民间传统工艺等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蒋新革介绍,学校立足广州,协同港澳,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同向同行的专业结构,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赋能广东制造业当家、广州市制造业立市。目前,学校精准对接高端装备、智能网联与高清晰视频显示、生物健康、数字经济等广州支柱产业优化专业布局,新增智能医疗装备等4个专业,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达100%,服务智能制造产业的专业占比80%,形成“智能制造+”办学格局。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先祥介绍,学校将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依托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中心、先进新材料应用中心、绿色能源技术中心、家具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粤菜发展研究中心、中医药康养创新中心等高水平产科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研项目、共培师资、共助就业、共同出海;与佛山顺德高新区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与知名高校、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特色产业学院等,努力培育高水平团队、实施高水平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持续擦亮“产城教融合”办学特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佛山及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杰表示,学校以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紧密对接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引,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绿色石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动态适配;深化科教融汇,组建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聚焦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同频共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广东“粤来越好”、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校方表示,进一步聚焦广东生物医药和以及“未来生命健康”产业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做强中药、食品、医疗器械等传统专业群,重点布局发展药物制剂技术、智能医疗装备、中医康养、健康管理等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色专业群,强化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药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育人。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校长邹建华说,2025年,学校将进一步聚焦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稳步实施“234”专业群建设,推动“一专业群一产业学院”项目建设,成立更多契合市场需要及行业发展的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发挥已有的专业群校企合作共同体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作用,推行实体化运作,形成一批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县域所需、职教所能:
广东“百千万工程”中的“双向奔赴”
今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设置县委书记发言环节——来自博罗县、海丰县、阳西县的县委书记分享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及成效,带来了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在县域的“发展密码”。这一议程变化,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激活县域经济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次成果展示。
精准服务“百千万”,职业教育蓄动能。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罗毅透露了新一年学校在提升县域职业教育质量上的计划:实施“五大职教行动”,在中高职贯通培养、师资培训、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思政育人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县域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上,助力结对县创建高水平中职学校;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一院一产业”帮扶模式,推动教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和发明专利向县域转化,发挥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作用,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推动科技赋能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余莎表示,2025年学校将持续聚焦医疗健康领域,依托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等新兴交叉专业优势,围绕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提升办学能力与水平,加快培养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学校还将充分发挥医卫类院校的办学优势,持续落实“双百行动”,深入结对帮扶县的校园、医院、社区,扩大健康宣教、技能培训、送医送药等服务规模,助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为广东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进一步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最前沿,应地方所需,尽教育所能,大力推动惠来、怀集两县教育帮扶,在南药种植、特色食品加工、医护人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中显身手、立新功。
广东发展启新程,职业教育正当时。作为连接人才与产业的关键桥梁,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职业教育既是基石,也是引擎。如今的职业教育正逐步发展成为“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教育,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及时添上砖瓦,助力南粤大地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文、图 | 记者 崔文灿 郭子扬
通讯员 林怡如 巫斌 杨璐 凌珑
徐妮 王骏 刘雅芳 周荔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249.html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职教何为?| 新春第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