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以后,能干什么工作?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博士是学霸代言人,是本学科的“看守者”,毕业就意味着进高校当老师或者进科研院所,一些选择非学术职业的人,则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单位的任职比例已低于50%。“好平台”越来越难进,大批985博士毕业生,“卷”进民办高校。相对而言,到企业、党政机关等就业的比例却逐年攀升。
当博士生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传统观念与博士们最初的设想,正在就业市场上被“击碎”与“重塑”。
向“上”难走,向“下”兼容
很多博士毕业时“满脑子都是学术理想”,选工作时唯一的标准就是“好平台、好学校”,但在通往高校的窄门外,从不缺少排队的人。
自2017年至2022年期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了接近60%的扩增,博士招生的增长尤为突出,五年间的增幅达到了65.7%,博士毕业生的增长率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中。
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专任教师的5年间平均增长率约为3.92%,其中本科院校的增长率为2.99%,专科院校为5.95%,虽然高校的用人需求也在增长,但博士毕业生的增速明显超过教师队伍整体的增速,学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教职岗位名额,越来越不够用了。
“僧多粥少”的境况下,高校的入职门槛被不断拉高,很多岗位已经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海外名校博士去985任职,985博士再去211高校“踢馆”……大多数高校在面试时,还会暗中比较求职者的科研成果、导师咖位、团队及平台实力等,以期从众多博士中挑选出那只最具优势的科研“潜力股”。
今年夏天,一位本硕北师大的北大博士向高校投了近60份简历,除了一所211有所回复,其他全部石沉大海。纵向对比前两年的情况,北大或985高校哲学系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有一两篇核心期刊足够进入211高校拿到讲师职位。但到了2024年,同样的背景和论文数量,“一本以上的院校可能都不怎么看得上”。
另一位毕业于211高校的工科博士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五篇论文,三篇一区top,两篇2区,还有两篇高被引,也没找到工作。”他投简历的目标仅仅止步于普通一本和二本院校,“211我投都不敢投”。
当名校博士在公办高校屡屡碰壁,去民办院校任职,成为高校求职生态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不过,向“下”兼容拿到offer也不容易,因为民办、大专院校的“入口处”,也挤满了顶尖高校的博士。
以前述那位北大博士最终入职的民办二本院校为例,该校在2024年2月初发布的人才招聘公告显示,计划招聘的博士131人。而截至目前,该校所发布的录用公告显示,共有219名博士生进入公示程序,其中来自C9高校的博士生约占1/10。
学术道路上处处潜伏着被淘汰的风险,成功入职只是闯过了第一关,为了熬过”非升即走“、评上长聘副教授,博士生们也越来越拼。名目繁多的考核、申请难度剧增的项目课题、变动的评价标准、有限的晋升名额……在这场无休止的“内卷下,不禁让人生出疑问:高校任职,是博士就业的唯一归宿吗?
走出象牙塔
事实证明,到高校任职仍是博士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博士生走出象牙塔,不断到各行各业去发挥才干。
据教育部的就业数据显示,到去年8月底,40%不到的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在7.52万人中已经超过了1/5,该比例三年来持续上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也曾基于2017年和 2021年的两次调查数据,对“双一流”博士生毕业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受调查博士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2.6%和9.1%,与2017年相比,这些高校大部分学科博士生到学术部门就业率均有所下降。
显然,博士就业多元化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那么,从高校教职竞争中“出走”的博士们,又选择了去向何处?
今年以来,在基层街道、事业单位的博士身影越来越多了,斯坦福博士当乡镇公务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考取杭州市、深圳市等地街道办的公务员编制等也接连引发关注。选择去当基层公务员,不仅是为了求稳,各省市拿出的“真金白银”也确实令人心动。
例如福建省自2012年以来,探索从国内名校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县乡的重要岗位,并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而以这种“引进生”身份被引进的博士毕业生,甚至可以直接挂任科技副县(市、区)长。
今年10月到北京揽才的江苏也诚意满满,明确选聘到省属事业单位的博士毕业生,可安排为特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聘用后,经考核合格且符合调任等规定的,择优调任到党政机关,并纳入选调生队伍。
除公务员系统外,去企业、下沉到生产研发一线,也是博士毕业生“分流”的重要渠道。
真正站在行业前沿、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研发环境,优厚的薪资福利,以及可以感受到更切实的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俨然成为了一片适合博士大展拳脚的热土。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正是期望有更多博士能够进入企业,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服务于当下的产业转型发展。
身处“处处是竞争”的时代,博士生也许需要更早地规划未来。当然,无论是选择留在高校,还是进企业、去考编,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每一条路都有价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1396.html985博士,“卷”入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