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话题
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也想尽办法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到底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的?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1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6%的受访青年觉得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亲子关系了,63.3%的受访青年觉得“不尊重孩子意见,独断专行”是父母引起孩子反感的重要原因。从调查数据来看,改善亲子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家长要尊重孩子。到底该如何尊重孩子呢?本期细说心语,我们来聊聊尊重孩子之道。
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尊重孩子,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将其当成一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人’来看待:他是他自己,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教师、汕头市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坤婵表示,尊重孩子也意味着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婴儿期有婴儿期的需要,学前儿童有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有青春期的发展特征,家长要理解之,共情之。尊重孩子也意味着理解孩子与他人的差异,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个性特点,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养方法,是蜗牛就牵着他散步,是羚羊就让他尽情奔跑。“总之,尊重孩子是父母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孩子平等对待,把孩子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不仅是一种对他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
为何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如此重要呢?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中,“尊重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位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之后。“尊重需求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个人希望在各种情境中感到自信、独立和有能力,即自尊;外部尊重则是指个人希望获得地位、威信和他人的尊重、信赖
及高度评价。”吴坤婵强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助于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孩子感到被尊重时,他们会发展出更强的自尊感,会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是重要的,觉得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受到重视,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增强孩子心理韧性的重要元素,也是他们面对未来挑战、可能遇到的挫折时的重要心理支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吴坤婵进一步指出,尊重需求的满足还能激发孩子对社会的热情,学会尊重他人。通过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尊重,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并且这种习惯会延续到他们的社交生活中。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时,他们更少表现出攻击性或消极的行为。“总之,孩子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建立自尊、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因素,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父母和教育者应始终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吴坤婵说。
从小未被尊重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
“长期在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中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吴坤婵指出,那些从小未被尊重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自尊和自信。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较低,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进而形成自卑心理和自信心缺失。这种缺乏自信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二是叛逆和反抗。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特别是在青春期时,可能会全面反抗父母的行为。这种反抗可能是他们试图重新找回自我价值和自信的一种方式。
三是抑郁和焦虑。长期的不被尊重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他们会感到空虚、虚弱,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此外,这种心理状态也可能使他们在社交中遇到困难,难以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四是自我中心和缺乏同情心。由于从小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感受。
五是情绪管理困难。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难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显得不够自信和放松。他们可能在情绪激动时不会主动寻求安慰或安全感,表现出依恋障碍的症状。
六是可能形成依赖性人格或控制性人格。由于从小缺乏独立思考和作选择的机会,孩子长大后可能容易发展成依赖性人格。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成为“老好人”,不敢拒绝他人,害怕让他人失望。由于从小没有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过度索取尊重和自由,形成控制性人格。
策划 | 龚丹枫 陈晓璇 徐航航
统筹 | 卫轶 何宁
指导单位 |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专家成员 | 全省心理教研员及一线教师
(此文特别感谢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教师、汕头市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坤婵的专业指导)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0968.html想让孩子自尊自信,请从尊重开始 | 细说心语 · 一周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