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材料材料由于综合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越来越吸引众多厂商的目光,尤其是家电行业,阻燃改性塑料在很多应用场合已成功取代PS、ABS等塑料材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使用阻燃改性塑料注塑生产时,析出性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无卤阻燃改性塑料中更明显。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一、改性材料与阻燃剂的相容性
阻燃剂在改性材料中一般是两种状态:1、以类似填料形式填充在改性材料中,2、以融化融入状态均匀分散在改性材料中。由于改性材料中为非极性材料,而阻燃剂是极性的,两者存在界面相容性问题,相容性越差,就越容易产生析出性。
二、注塑生产温度对阻燃剂析出的影响
改性材料为半结晶性物质,具有较低的转变温度,当温度高于转变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材料的无定形链段热运动将会加快,使得小分子的阻燃剂容易迁移到材料表面。这也是有些制件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析出现象的原因。高温注塑生产过程往往是析出最明显的过程,析出会在模具上产生模垢,注塑温度越高析出越严重。在阻燃剂分解温度范围内,析出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相同温度下,析出与时间也存在一定联系。
当我们了解了析出的产生原因,便能得出对问题的改进方法。
1.在配方中引入极性强的基团,增强阻燃剂与改性材料的界面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阻燃剂析出。
2.提高阻燃剂与改性材料之间的迁移阻力,降低阻燃剂的迁移速率:降低注塑加工温度以减弱改性材料链段间运动,或者提升阻燃剂分子的聚合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宽度,都是减轻阻燃剂析出的有效措施。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2-584.html阻燃改性塑料注塑产品有析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