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普外科副主任刘强的双手在腹腔镜操控台上精准移动。屏幕上,纤细的器械在患者体内如绣花般穿行——这样精确到毫米级的操作,不仅凝结着十年磨一剑的匠心,更承载着生死相托的生命重量。
刘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三峡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劳动鉴定专家、大足区好医生,曾获区级新技术三等奖,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发表SCI 3篇,参与专著编写2部,擅长乳腺、甲状腺等常见疾病的诊疗。十余年来,他让多项微创技术在大足落地生根;百次危急关头,他于绝望处点亮希望之光。
毫米之间见真章:微创技术的区域拓荒者
“创口仅1厘米,患者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刘强指着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动画演示说道。与传统手术触目惊心的颈部切口相比,腔镜技术仅需微小孔道便能完成复杂操作。这项由他率先在区域内主持开展的新技术,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方案。
在刘强的推动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普外科的腔镜技术已覆盖乳腺、甲状腺、疝、胃肠道等多种疾病领域。这些5~10毫米的操作孔,替代了传统开腹的巨大创伤,不仅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更将平均住院时间大幅缩短。
“技术是根。”刘强如是说。除腔镜甲状腺手术外,他还主持开展了腹腔镜疝手术、乳腺癌重建手术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大足区相关领域技术的空白。作为重庆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等7个重要学术组织的成员,刘强始终立于区域微创外科发展的潮头。
30多个昼夜守生机:绝境中的生命守护者
急诊红灯刺破夜晚的宁静,负压手术室的门在刘强身后重重关闭。曾有一名外院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被紧急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普外科,诊断显示:气管食管瘘、颈深部感染,经口进食的食物直接从颈部切口流出,剧烈呛咳影响呼吸——生命危在旦夕。
“最难的是营养支持和建立他的生存信心。”刘强翻着厚厚的病程记录回忆道。为此,整整30多个昼夜,医护团队每天进行两次精细清创,量身定制负压引流装置。当常规进食无法实现,他们果断实施鼻空肠营养及肠胃营养,精确计算维持患者的营养及内环境。医护人员轮番守护,以专业与信念对抗绝望,最终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实现瘘口的完全愈合。
这样的生死博弈并非孤例。面对一位年轻乳腺癌患者因恐惧复发而抗拒治疗的状况,他耐心疏导患者及家属,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四年过去,这位患者依然健康生活,一家人的感激成为团队无价的勋章。
仁心化雨润无声:医道薪火的传承者
“医生左手是技术,右手是温度。”作为医院全科住培师资,他将这份仁心融入教学。他指导青年医生操作时,常辅以画中画同步展示真实手术画面;学生笔记上“切口选择需考虑术后切口愈合后的美容效果”的批注细节,折射出医学不仅治病,还有对疾病相关的心理健康的关切。“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优秀带教老师”“临床教学优秀带教老师”等多项荣誉,印证了他培育新人的心血。
“加强科室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紧跟国内先进治疗理念,提高治疗效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谈及未来规划,刘强目光灼灼。除技术精进之外,他还致力于打造科室品牌,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专业优势,让团队成员拥有更高的展示平台。
从青涩学子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刘强在手术台前走过十年长路。无影灯照亮的不只是精密器械与复杂解剖,更映照着他从未动摇的信念:“医学的职业是无上光荣,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资讯)
(文/李灵 视频/彭杨森)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5106.html毫米之间见真章 无影灯下写仁心——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普外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