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简称“市九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春全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气管与头臂干动脉间距仅2毫米的困难气道超高龄患者实施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技术的成熟运用展示出重症医学科团队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技术水平。
患者94岁,因脓毒血症、卧床时间长而引起肺部感染被收入ICU进行监护治疗,气道分泌物多且咳嗽排痰能力差,无气道保护能力。该患者头臂干动脉紧贴气管生长,距离仅2毫米,操作空间极其狭小。头臂干作为向右侧头面部、上肢及颈部供血的重要动脉,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手术风险极高。经ICU重症团队综合分析评估后,决定立即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尽快解除分泌物潴留,改善患者呼吸。
王春全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制定了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利用重症超声三维重建血管与气管空间关系,拟定最佳穿刺路径。术中,麻醉科密切配合,重症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精确至秒级响应。
王春全主任医师借助超声动态成像实时监测,对动脉血管实现“毫米级避让”,随后精准定位气管环,采用7mm小号气切导管,精细化分离组织。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用时30分钟,成功为患者建立起人工气道,及时解决患者的通气障碍问题,创口出血量仅3毫升。
术后4小时,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生命体征平稳,次日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在进一步康复治疗。
“超声可视化终结了‘盲探时代’,相比传统普通气管切开,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少、舒适度较高等优势,为更多困难气道、肥胖等高风险群体,带来了更为精准、安全的治疗新曙光。”王春全介绍。
近年来,市九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开展更多新技术,持续提升整体医疗救治能力,为更多复杂危重症患者急救“黄金1小时”提供了坚实的生命保障。
知识链接》》》
什么是经皮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将一穿刺针经皮穿刺至气管,放置引导金属线,逐渐扩张气管前壁切口,然后植入气管导管,是一项新的微创技术,无论是严重创伤、呼吸衰竭,还是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功能受损,经皮气管切开术都能迅速发挥作用,成为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有力武器,尤其适合ICU危重病人的床旁操作。
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快捷,由重症医师在床旁操作,不需要去手术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缩短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减轻经济压力。(资讯)
(文/黄林炜)
原标题:九旬老人头臂干动脉与气道仅2毫米!重医附属北碚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熟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65082.html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