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川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为一名75岁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联合蔡氏支架直肠转流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成功保留了患者肛门功能。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直肠癌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患者陈大爷因排便习惯改变前往医院就诊,主要表现为清水样稀便、大便带血及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经肠镜检查发现,其直肠肿瘤距肛门仅4cm,病理诊断为腺癌。由于肿瘤位置极低,此前就诊的医院表示根治性切除可能无法保留肛门,需行永久性肠造口术。面对这一诊断,陈大爷难以接受,便来到合川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接诊的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天正高度重视患者的保肛诉求,为其完善了心肺功能评估、肠镜复查及全腹部CT增强等检查,最终确诊患者为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癌变,局部分期为T2期。经普通外科医生组联合多学科医生组综合评估,确认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在确保肿瘤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具备实施保肛手术的条件。
然而,手术面临三大技术难点:其一,肿瘤位置极低,距解剖学肛管仅3cm,属于极限保肛手术,对手术技术要求极高;其二,患者为老年男性,存在骨盆狭小、肥胖等干扰因素,手术视野暴露困难;其三,在分离括约肌间沟时操作空间极其有限,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肛门内括约肌,导致术后控便功能障碍。
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普通外科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蔡氏支架直肠转流术治疗。手术在普通外科主任刘勇指导,副主任医师朱天正主刀,主治医师李在明、进修医师唐斐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刘勇介绍,在既往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即使成功保留肛门,也需行回肠预防性造口术,术后需佩戴一段时间的粪袋,后期再行二次手术还纳造口。而此次手术采用蔡氏支架直肠转流技术,避免了临时回肠造口,真正实现了“一次性”保肛治疗。
合川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始终秉持“当患者有一线保肛希望时,必千方百计争取,努力让患者有尊严且高质量活着”的治疗理念,通过不断提升手术技艺和同质化手术质量控制,为区域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资讯)
(文/李在明)
原标题:区人民医院成功为一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57152.html直肠癌微创治疗取得新突破 合川区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高难度保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