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简称“市五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从江津区专程来院就诊的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
什么是小儿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有哪些类型?今天,我们跟随市五院泌尿外科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儿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阴囊和腹部之间的通道(称为鞘状突)没有完全关闭,致使鞘膜囊里液体过多,这是先天性的。后续因为炎症、外伤等原因,影响了鞘膜囊里液体的吸收平衡,导致积液产生,这是后天性的。
鞘膜积液的类型
1.交通性鞘膜积液: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小儿中尤为多见。积液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与腹腔相通,表现为站立或腹压增加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2.精索鞘膜积液:积液积聚在精索鞘膜腔内,可形成一个位于腹股沟或阴囊上部的肿块。
3.睾丸鞘膜积液:积液主要积聚在睾丸鞘膜腔内,表现为阴囊的增大和睾丸的触诊不清。
小儿鞘膜积液的识别及影响
鞘膜积液的患儿,阴囊部位会显得比正常同龄儿童更为肿大,并且两侧阴囊一边大一边小。特别是在哭闹或者运动后,阴囊肿大会比较明显,而睡觉后肿大的阴囊会部分回缩,但患儿很少会出现阴囊部位疼痛等不适感。长期鞘膜积液会因张力大对睾丸血供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话会引起睾丸萎缩,影响孩子未来的生育能力。
为了准确识别和诊断小儿鞘膜积液,医生通常会进行查体和B超检查。我国新生儿鞘状突尚未闭合的发生率约为80%~94%,但大多数婴儿鞘膜积液存在自行吸收的可能。如果鞘膜积液在2岁后仍持续存在,或在观察期间明显增大并压迫睾丸,则需要微创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
1.警惕有无出现出血、水肿、血肿、感染等近期并发症;
2.留意有无出现睾丸萎缩、睾丸上移、精子减少等远期并发症。
3.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4.合理饮食和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劳动,注意保护阴囊部位,避免损伤。
5.3~6个月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积液吸收及复发等情况。
小儿鞘膜积液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情况,尽量别让孩子的阴囊受伤。如果孩子有泌尿系统或者阴囊的炎症,一定要及时就诊。(资讯)
原标题:仁济科普丨小男孩的“蛋蛋”忽大忽小?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医生提醒您,遇到这种情况请尽快前往医院!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0-52778.html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健康科普123丨男孩“蛋蛋”一大一小,家长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