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课,底下学生却各干各的;明明强调了无数遍的纪律问题,还是有人屡教不改;苦口婆心说了一堆道理,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相信这些场景每位老师都深有体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学生不配合时,到底该怎么沟通才有效?
为什么学生总是不听话?
1. 指令模糊不清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模糊的指令:
"认真听讲"
"遵守纪律"
"好好完成作业"
这些要求看似明确,实际上学生根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就像跟一个不会做饭的人说"把菜炒好"一样抽象。
2. 沟通方式不当
常见的无效沟通模式包括:
命令式:"你必须..."
威胁式:"再不...就..."
说教式:"你应该..."
这些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3. 缺乏正向反馈
很多老师习惯只指出问题,却很少给予肯定。长期下来,学生会觉得"反正怎么做都不对",干脆破罐子破摔。
3个立竿见影的沟通技巧
技巧一:具体化指令
把抽象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动作:
将"认真听讲"改为"眼睛看老师,手放在桌上"
将"保持安静"改为"接下来5分钟不发出声音"
将"认真写作业"改为"字迹工整,每题都要写步骤"
这样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技巧二:给予有限选择
给学生2-3个可接受的选择,既维护了教师权威,又让学生感受到尊重:
"你想先写数学作业还是语文作业?"
"你是现在把手机交上来,还是下课后再交?"
"你选择自己安静下来,还是需要到教室后面冷静一下?"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处理纪律问题,既能达到管理目的,又避免了正面冲突。
技巧三:善用"我信息"表达
用表达自身感受的方式代替指责:
将"你总是打断别人"改为"被打断时我会很难过"
将"你怎么又不交作业"改为"我担心你会跟不上进度"
将"你们太吵了"改为"这么大的噪音让我很难讲课"
这种表达方式不容易引发对抗,学生更容易接受。
特殊情况应对策略
1. 当堂顶嘴
遇到学生公开顶撞时:
保持冷静,不要当场争辩
使用"延迟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单独谈"
避免陷入权力斗争,维护课堂秩序优先
2. 屡教不改
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
建立明确的行为契约
约定具体的奖惩措施
坚持执行,保持一致性
3. 低年级学生
针对小学生要:
多用游戏化的指令
结合具体示范
及时给予正向反馈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所谓的"问题学生"往往只是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理解、被认可,关键是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7-40749.html学生不听话?试试这3个沟通技巧,老教师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