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她是家具城老板,雷厉风行;每到周四下午,她化身特教学校老师,用耐心温暖一群特殊孩子。她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个体经营户、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志愿者教师——90后何立玲。11年来,她坚持公益教学,守护着“折翼天使”。
“家里人也非常支持我,我想我还会一直干下去。”4月8日,何立玲对记者说,坚持公益教学,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到孩子们,她很开心。近日,何立玲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湖北好人”公示名单。
下定决心要帮助“折翼天使”
说起为什么想到去特教学校上课,何立玲说,这源于她的初心。
2010年,她考入襄阳职教学院就读特殊教育专业。“其实刚进去就读的时候,我并不太了解这个专业。”何立玲对记者说,在校期间,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学校老师、同学一起到襄阳市特校等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之后又在保康县特校实习,通过这些经历,她感到这些特殊孩子及家庭都很不容易,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学尽可能帮助他们。
“我年纪大了,你不如回家来,接替我打理生意,怎么样?”何立玲的父亲从一个木匠开始,白手起家打拼成为一家家具城的老板。一边是父亲打拼出来的家业,一边是自己的梦想,如何两全?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何立玲向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不拿工资义务上课的想法,考虑到学校急需专业人才,相关部门商议后同意了她的请求。就这样,2014年9月,何立玲正式加入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志愿者教师。
11年风雨无阻坚持每周一课
“小梦想家小梦想家,志向高志向高……”每周四下午,何立玲都会满脸微笑准时走进教室,这个学期,她带的是四年级的“律动”课程,一节课40分钟,上2节课,通过有节奏感的音乐、简单的舞蹈帮助孩子们进行上肢运动,做一些拍手之类的简单动作。
何立玲坦言,刚开始去上课的时候,她也有过不适应,但是都坚持下来了。“对待这群孩子需要很好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何立玲说,就拿比爱心这个动作来说,平常孩子一下就能学会,而这群孩子往往需要教很久,比如有的孩子方向不统一,有的孩子手指无法完全弯曲等,她经常需要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反复地调整。一堂课下来,她需要不断在孩子们中间走来走去,指导动作,纠正发音,在她的课堂,一节课教会学生一句歌、一个动作往往是常态。
就这样慢慢地,何立玲和孩子们越来越熟悉,备课前她会和班主任等其他老师沟通,针对孩子们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为了更好地上课,她还会经常自费购买一些教具,为了更好地鼓励孩子们,也会带一些小零食和孩子们分享。11年来,她珍惜每一次教学,2016年怀孕时,她挺着肚子坚持到临近生产。再后来她生了二胎,2个月之后便重回岗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堂上,何立玲竭尽全力教学;课堂外,她用爱心助力残疾人就业。在她家的家具厂,就有一位聋哑人在这里工作了18年;还有一个从特教学校毕业的孩子,她也招进了自家的工厂,如今每月能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另外还有一名听障孩子,现在也是家具厂的技术骨干。
“我有时候参加‘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孩子们因身体原因不能走进课堂,都非常难受。”何立玲说,她看到了这些家庭的苦,能帮一个是一个。家里人对她的这些举动也非常支持,让她安心去做。
11年来,何立玲把特教当成自己的“第二事业”。她说,坚持公益教学,守护更多“折翼天使”是她未来要一直做下去的事。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4-12720.html90后家具城老板在特教学校当志愿者教师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