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6的成本下降复盘再次验证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国产化拥有的投资强度优势可以将原本高不可攀的材料价格打下来。
1958年我国从德国引进PA6聚合纺丝设备,并在北京建成第一套PA6工业生产装 置。之后四十多年里,国内先后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设备建成一批企业。但由于原料己内酰胺进口依存度高,未能形成完整快速、规模化发展。直到90年代初中国石化在 帝斯曼环己酮-磷酸羟胺法(HPO)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环己酮氨肟化为核心的己内酰胺成套生产技术,打破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少数公司垄断的局面,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PA66由于主要原材料己二腈长期被欧美厂商垄断,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市场没有得到大发展。PA6和PA66从关键中间体到产品的生产工艺相似,但在国内发展进程相差甚远。PA66切片需求量在过去的六年里,一直在 40-50 万吨/年徘徊,相比于PA6切片的需求从约250万吨/年增长至350万吨/年左右以及PA66更为优越的性质来看,PA66被原料极大限制了发展。
2020年以来,数个公司公布新建己二腈装置,规划建设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一旦建成投产PA66成本有望大幅度降低。若考虑到己二腈*0.94-己二胺;己二胺*0.53- 尼龙66的转换比例,新增己二腈产能可以支持200万吨/年PA66产能的建设,PA66的市场空间将得到充分释放。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2-202.htmlPA6与PA66:国产化从投资强度入手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