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视为AI产业落地元年,作为国内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建设者和领跑者,阿里云在这一年里携手广大合作伙伴正不断将AI像水和电一样输送到各行各业,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进程。
在此背景下,至顶科技访谈了神州数码、凌云创想、青莲网络、源信网络、远石科技在内的5家阿里云合作伙伴,旨在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云计算产业分销生态AI转型和助力产业升级的时代故事。
本文为【阿里云和Ta的朋友们】“AI创新加速季”专题报道系列内容第四篇。本期受访对象为神州数码企业云业务集团阿里云产品部业务部总经理许林。
人工智能的范式转移正以史无前例的风潮,解构并重塑着云计算产业的价值链。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Cloud First”,那么当下,我们正无可逆转地奔向一个“AI First”的全新纪元。
在这场浩荡的价值迁徙中,云计算厂商与传统渠道伙伴之间沿用已久的线性合作模式正在被打破,一种全新、更深度的耦合关系正在形成。
2025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致股东信中表示,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量和变量都是以AI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的变革。打造领先的AI模型,追求模型智能能力上的上限和边界,同时建设一张具备AI技术服务能力、具备全球技术竞争力的云计算网络,将令阿里巴巴有机会把“AI+云”真正塑造成面向未来的新增长引擎。
吴泳铭的判断,与当前科技行业对AI和云计算深度融合的主流趋势不谋而合。IDC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云服务市场预测》显示,生成式AI特别是新型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增涨,让中国行业客户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云服务提供商在各区域布局的算力将被充分调用。
面对体量巨大且仍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任何企业固守传统模式都无异于刻舟求剑,转型已是必然之选。而在审视这场巨变时,AI全栈能力的领先设计者和构建者阿里云,与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核心生态位企业神州数码,两者间的合作,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追溯阿里云与神州数码的故事,不难发现,他们更像是生态位深度互补,并最终实现价值共生的上升螺旋。
价值同频催生“化学反应”,开启厚积薄发的“上升螺旋”
伴随着“云分销”模式的日益成熟,AI的浪潮带来了新一轮的价值迁徙。这期间,阿里云与神州数码的步调却惊人地一致,呈现出“不谋而合”的默契。
当然,这份不谋而合的默契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场在云计算时代就已开启、并历经淬炼的深度耦合。
将时间拨回到双方合作的初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条“上升螺旋”的起点。
如今,作为阿里云深度合作伙伴的神州数码,在双方合作初期,预想中的“化学反应”并未立即显现。彼时,其传统的服务模式在面对云计算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时,潜力难以充分释放;而正值神州数码向云服务转型的关键时期,神州数码企业云业务集团阿里云产品部业务部总经理许林敏锐意识到,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势在必行。
许林回忆说,尽管神州数码已经拥有20多年深厚的IT领域经验和资源的积累,但要有效转化为云业务的增长,仍需要时间摸索。但他确信,这种转型带来的阵痛是必须经历的。从一次性的硬件销售到持续的云服务订阅,从产品交付到解决方案集成,这不仅是产品线的变化,更是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的深刻重塑。
正是这种深刻的变革需求,促使双方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2019年,双方迎来了真正的“引爆点”。许林回忆说:“当时,阿里云做出了一个‘变革性的决策’,全力给予神州数码全方位的政策与陪跑支持,推动双方从浅层的业务往来,走向深度的耦合。”
“我们当时做了很多内部的宣导和培训,让渠道伙伴理解云计算的价值,理解阿里云的优势,并帮助他们组建团队、提升能力。”许林说。
神州数码企业云业务集团阿里云产品部业务部总经理许林在伙伴招募会上
对于阿里云而言,神州数码在全国拥有丰富的渠道伙伴。而这些伙伴是其拓展区域市场、服务中长尾客户不可或缺的力量。而神州数码则为伙伴们提供了从产品培训、销售、技术到融资的全方位支持,帮助他们平稳地向云业务转型。
从2020年开始,双方合作的“量变”积累催生出“质变”。到2021年,合作规模破亿元,成为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许林强调,从“0到1亿”花费了较长时间,但突破1亿之后,增长便进入了高速通道。
正是这段在云计算浪潮中厚积薄发的“上升螺旋”,为双方在AI时代的同频共振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价值深潜,重构“最后一公里”的交付范式
AI时代的云交付链路,需要涵盖“最后一公里”,其不再是单一产品的部署,而是涵盖咨询、数据、模型、场景乃至业务流程再造的一整套复杂价值的创造过程。
这其中,对客户业务的深刻理解、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洞察,以及将通用AI能力与具体业务场景结合的集成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这正是神州数码差异化路径的核心所在。许林将其称为“AI升级的融合发展”,即通过在原有服务能力上,嫁接和延伸出AI落地的进阶服务,以“端到端”的方式,完成价值链的重构与深潜。
2025阿里云AI伙伴大会,许林作为优秀合作伙伴代表发言
许林阐述了一家全球头部药企的案例。这家外资药企在全球研发投入巨大,对AI技术抱有迫切的渴望,需求是将AI技术深入到其核心业务流程,从而加速药物研发、优化临床试验管理,以及提升市场分析效率。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医药研发作为高度专业、流程严谨且数据极其复杂的领域,通用的AI模型很难直接适配。如何让AI理解晦涩的医学术语、遵循严格的临床规范、并处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正是横亘在该项目面前最核心的难题。
为攻克难题,神州数码为该药企量身打造了一套解决方案。其核心策略是,选择一个具备强大基础能力的AI“大脑”作为基座,再借助高效的工程化平台,将药企内部积累的海量专业知识对“大脑”进行专属的“训练”与“精调”。
该解决方案的实现,主要得益于阿里云两大核心产品的强力支撑。
作为解决方案的智能“大脑”,阿里云自研的通义系列大模型提供了卓越的自然语言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自2023年4月发布以来,通义模型迅速迭代,性能持续提升(如最新的Qwen3系列,其Qwen3-235B-A22B模型曾位列全球开源模型之首),其强大的基础能力是实现复杂医药场景理解的关键。
百炼一站式平台则扮演了解决方案中将AI能力工程化落地的关键角色。它为神州数码提供了一个从模型训练、评估、部署到应用开发的全链路服务“工作台”。借助百炼,神州数码得以高效、便捷地完成对通义大模型的微调、应用开发及服务部署等一系列复杂工作,极大地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
借助“通义”大脑与“百炼”平台的协同作用,神州数码成功帮助该企业克服了AI在复杂医药场景下的适配难题,更将前沿的AI能力深度融入了该药企的核心业务流程中,最终助力该企业提升了研发与管理效能。
另一个案例,是和一家大型央国企合作,其供应商招采流程长期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国有企业,其内部规章制度严苛,风险控制体系复杂,致使传统招采模式耗时巨大、人工审核繁琐,不仅效率低下,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
为破解这一难题,神州数码携手阿里云,基于阿里云的技术基石,提供坚实、安全、可信赖的云基础设施与技术服务,为数据安全流转奠定基础。在此之上,神州数码更为该央国企部署了智能招采应用。
“这套系统利用通义大模型的能力,实现了招采流程的标准化与极致简化,大幅降低了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许林解释说:“AI能够精准识别并深度分析招标书与投标文件,通过关键词匹配、智能化风险识别,为关键决策提供辅助,更使得该企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风险敞口得以有效控制,真正实现了效能与合规的平衡。”
这些“价值深潜”案例的背后是阿里云与神州数码之间高效的协同机制。
许林用“齿轮”来比喻阿里云与神州数码关系。他直言道:“我们双方和客户的关系,就像轮轴里的齿轮,其中有大齿轮、中间齿轮、小齿轮,只要按照合理的配速,就能让效能发挥到最大。”
“而在这个精密的协作系统中,阿里云无疑是提供核心动能的‘大齿轮’。”许林说。
“年中狂欢” AI觉醒“升维基因” ,从“旧航道”走向“新波澜
当齿轮紧密咬合,这份经年累月形成的默契与协同,如今正被注入全新的基因,上演一场“同频共振”的续集。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新生态伙伴管理部总经理李鹏指出,今年是阿里云从云生态向AI云生态升级的“元年”,这一年开启了将整个渠道体系深度AI化的宏大迁徙。
现下,生态伙伴的角色被重新定义,升级为阿里云的“销售+服务中台”,业务重心也顺势转移到全栈AI上。
为推动这一转型,阿里云为伙伴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除了阿里云自研的核心算力产品支持外,更加大了对AI原生伙伴的资源投入和扶持力度。“而作为深度且紧密的合作伙伴,神州数码正是连接新锐力量与庞大生态的桥梁。李鹏说。
而对许林来说,与阿里云“肩并肩战斗”的模式早已成为团队的“肌肉记忆”。面对AI这一更深更广的全新海域,他迅速响应,为团队设下了明确指标,要让AI相关业务的业绩贡献,成为超越传统“基础三大件”的下一条核心增长曲线。
目前,双方步调高度一致。在产业层面,围绕模型、基础平台与算力的精密适配,联合解决方案的构建已在推进;在执行层面,技术、产品与交付体系的建设也已颇具规模。
未来,双方将联合推出更成熟的AI解决方案,借助共同建立的庞大的生态资源,将AI的触角精准地延伸至千行百业,最终实现联合技术体系的“规模化复制和推广”。
当AI时代的“创新棋局”徐徐铺开,阿里云与神州数码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前路之上,也将孕育出无限可能......
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79721.htmlAI催生下的价值迁徙,神州数码与阿里云合作的“生态位”再定义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