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地球上最好的域名。”——马斯克如此评价x.com。2017年,他花费500万美元从paypal手中重新买回x.com,后来他买下的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更名重塑为X。
七年后的今天,随着AI浪潮的崛起,域名争夺战再次升温,而金额更是水涨船高:一家名为Friend的AI初创公司为了friend.com砸下180万美元,OpenAI为chat.com更是支付了超过1500万美元......这些投入累计已超过数亿人民币。
这些喊着AI最终会干掉一切过时的网站和app的AI公司们,一扭身在为抢夺网址域名豪掷千金。这些公司“身体是诚实的”,哪怕人工智能的新战场上,一个好域名依然价值连城。
chat.com:从“搜一下”到“聊一下”
近期,OpenAI以155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chat.com,这笔投资乍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打开APP,而不是在浏览器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网址。
OpenAI这笔域名投资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场搜索入口的争夺战。在过去二十年,“google一下”、“百度一下”几乎成为了搜索的代名词。而现在,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人们开始习惯用“chat一下”来寻找答案。从这个角度看,OpenAI收购chat.com,某种程度上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让“chat”成为新时代的“google”。
在生成式AI领域,“chat”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关键词。直接在浏览器输入chat.com就能访问ChatGPT,这种简单直接的体验,对于快速扩大用户基础至关重要。
此外,不少用户会把“ChatGPT”错写成“ChatGTP”。这看似小小的拼写错误,却可能导致流量流向其他竞争对手。比如当用户错误输入“ChatGTP”时,页面会重定向到NinjaChat AI,这无疑不是OpenAI想看到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投资chat.com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记的域名,也是一种防御性策略。通过提供一个简单、无需记忆复杂字母组合的域名,OpenAI希望能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同时避免潜在的流量流失。
有趣的是,chat.com的卖家是HubSpot联合创始人Dharmesh Shah。据传,他在交易中不只拿到了现金,还获得了一笔OpenAI的股份。成为OpenAI的股东,或许比持有一个域名更有想象空间。Shah本人也不是参与重大域名交易,他曾在2022年以1000万美元购得connect.com,他开发的文字游戏网站WordPlay.com,也曾在凭借直观的域名,短期内积累了1600万用户,他显然对优质域名的价值有着独到的见解。
ai.com到底在谁手中?
在chat.com之前,还有一个更扑朔迷离的故事:ai.com的归属之谜。这个域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属于Google,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OpenAI在2023年以11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然而,这个传言至今未得到任何一方的官方确认。
而根据域名经纪商Saw.com的信息,ai.com曾在2021年被互联网开发公司Future Media Architects(FMA)拥有。虽然有暗示说新买家可能是OpenAI,但这一信息始终没有得到确认。目前,该域名处于隐私保护状态,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更有趣的是,ai.com的解析目标像是在玩捉迷藏:它先是指向ChatGPT,后来又跳转到了马斯克的xAI,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指向了科技YouTuber Marques Brownlee(MKBHD)的一段AI视频。现在又重新指向了ChatGPT,这种反复无常的跳转让人怀疑:会不会是域名持有者在玩一场“欲擒故纵”的营销游戏?
不过按照马斯克和奥尔特曼的性格,如果真是他们其中之一买下了ai.com,恐怕早就在X平台上炫耀了。毕竟马斯克曾经为了tesla.com花了十年时间和1100万美元,为了x.com也砸下了500万美元。奥特曼也在第一时间在x上宣布了对chat.com的“主权”。
.ai:小国的意外之财
囤积“虚荣域名”的现象与互联网历史一样悠久,在AI领域烧钱如流水时,有个躺赢选手默默数着钱笑了:安圭拉。这个加勒比海上人口只有1.5万(坐不满五分之一个鸟巢)的小岛,因为手握.ai这个国别域名后缀,躺着就吃上了AI红利: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在分配国家和地区代码顶级域名时,基于国际标准,将“.ai”分配给了安圭拉(Anguilla)。这种分配方式是按照 ISO 3166 标准确定的国家/地区代码完成的,而安圭拉的代码正好是“AI”。
每注册一个.ai域名及续费,安圭拉就能收到140美元。随着AI创业潮的兴起,根据WHOIS数据,截至2023年6月,.ai域名总数达到了248,609个,几乎是2022年7月的两倍。而这个小国的域名收入从2017年的100万美元暴增至2023年的3200万美元,占其GDP的10%以上。仅2023年,通过域名注册费用获得的收入就达到了该国政府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从Copy.ai到Character.ai,从Jasper.ai到Perplexity.ai,越来越多的AI创业公司选择.ai作为其数字身份。可以说,一个偶然的域名后缀,让这个原本以旅游业和离岸银行业务为主的小岛,搭上了科技革命的快车。据预测,2024年安圭拉GDP增长有望达到6.95%,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ai域名需求的持续走高。
中国大模型公司的域名布局:我还有Plan B
在OpenAI为域名豪掷美元的时候,国内AI公司们正在“曲线救国”。.com域名搞不定怎么办?答案是:有多少个备选方案就注册多少个域名,实在不行,换个方向继续战斗。
月之暗面的官网是moonshot.cn,而输入moonshot.com会跳转到johnsculley.com/lander,这个网站的所有者是John Sculley,就是那位被乔布斯用“你是想卖一辈子甜汽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打动来加盟苹果,后来又把乔布斯赶走的传奇人物,而John Sculley写了一本讲述企业创新的书叫《Moonshot!》,于是,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不过对于月之暗面来说,kimi显然比moonshot更重要。kimi.com、kimi.ai、kimi.cn、kimi.com.cn、kimi.today、kimi.zone、kimi.team,这一系列域名都在月暗手中,主打一个收集宝可梦就要收全套。
另外通过whois反查,我们发现月暗还注册了xiaoke.chat、xiaoke.run、xiaoke.team。这是又一个智能助手产品(小可)还是AI+CRM类产品(销客)?
智谱AI的域名主打一个实用派,zhipu.com和zhipu.cn都被人用了?没事,zhipuai.cn也能用。除了已上线的产品外,智谱还注册了大模型测评相关的一系列域名(llmbench.cn、llmbenchmark.cnllm-bench.cn),以及个税.online、aiworkflow.cn等域名。
比较逗的是智谱的大模型开放平台用了bigmodel.cn,还喊出了用大模型API就上bigmodel.cn的口号,而bigmoxing.cn、guochanapi.cn这两个域名却跑到了阶跃星辰手中,比拼谁的域名更中国风了是吗。
Minimax的官网的情况类似:或许想注册minimax.com,一查才知道这域名属于一家德国老牌消防公司。于是他们选择了绕道走,用了minimaxi.com(多了一个i)。另外有趣的是Minimax注册了belloai.cn、bello-ai.cn、aibello.cn这三个域名,而belloai.com为Bello倍罗官网,这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专注招聘场景的AI技术研发的创业公司。
总的来说从这些案例看来,国内AI公司对域名这事的态度,基本就是一句话:没抢到心仪的域名?不慌,我们有一百个Plan B。人家有chat.com,ai.com,我们.cn照样把大模型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为什么还要买域名?
在APP为王的时代,为什么AI公司还在大手笔购买域名?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但其核心价值:品牌识别和用户信任将始终不变,一个好的域名仍然是企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不过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性价比可能是更重要的考量。毕竟在这个以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产品力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一个天价域名固然吸引眼球,但最终还是要靠真材实料的产品和服务来说话。
比如perplexity.ai即便是英语母语者也经常记不住或拼错这个名字,更别提全世界的其他用户了,但作为一个AI搜索引擎,该公司依靠产品力获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
什么才是最好的域名,也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域名多么朗朗上口,终究还是要靠真正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和服务来证明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域名本身可能也可能迎来变革。语音交互的普及、新一代互联网协议和平台级设备的出现,都可能改变我们访问网络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域名之争,或许会成为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注脚。
域名 AI本文链接:http://www.xihao.site/showinfo-1-61566.html喊着干掉网站和app的AI公司们,却在豪掷数亿疯抢网址域名